△ 2017 年第四届湘潭花石 " 赏荷之旅 " 活动现场。
正月初五,湘潭县茶恩寺镇茶花村村民王彬已和家人一起忙碌了起来。几年前,王彬辞掉了在外的工作,回家开办了农业合作社。
这样的合作社在湘潭县还有很多。当地以湘莲、粮食、生猪、油茶、楠竹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以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为引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开办合作社一年盈利 80 余万
今年 30 岁的王彬,几年前还在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做着管理的工作,收入还不错,日子也过得舒适。2014 年秋天,他陪着妻子回茶花村待产。当时正值秋收过后,王彬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农闲时节是否可以把村民的田土整合起来种植蔬菜,待到春种时节再把田地还原用来耕种?王彬之后创办了子曦农业合作社。
2015 年,茶花村被定为省定贫困村。2017 年,子曦农业合作社仅这一年就创收 300 余万,盈利 80 余万,带动了数十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蔬菜采摘的旺季劳动力多达 30 多人,均为本地村民。销售搭上互联网快车后,一天销售蔬菜最多达到 2000 斤。去年,通过电商平台,他一天内为普通农户处理滞销白薯 3 万余斤。从合作社获益的村民也越来越多。村民杨易清长年积病导致家贫,妻子加入农业合作社后,利用农闲时节种菜、除草、摘菜,一年下来获得收入 8000 多元,减轻了家庭负担。
" 现在村里向合作社提出入股和打工要求的村民越来越多。" 王彬说,这让他骤然多了几分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投入 100 余万建设的冷藏保鲜库今年 5 月将投入使用,今年将适当扩大种植面积,为明年打造景观型基地,融入当地美丽乡村旅游建设做准备。" 虽然刚开始搞种植只是想利用农闲的间隙尝试一把,现在我要考虑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大家发家致富的梦想。" 王彬说。
" 莲 " 上做文章,带动乡村旅游
石鼓镇将军村是省定贫困村,无集体经济来源是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2017 年,湘潭县祥丽湘莲种植专业合作社落户将军村,并以将军村为中心,向海南、安乐等村延射,连片种植 1000 亩太空莲,也成为石鼓镇乡村旅游四季花海项目的重要一环,带动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村民增收脱贫。
祥丽湘莲种植专业合作社还计划在附近选址建立湘莲加工厂,以形成生产产业链。在带动村级经济发展方面,仅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就能让村民获得 500 元 / 亩的收益。除此之外,基地农活全部聘用当地村民,且优先贫困户,为将军、海南等村 100 余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湘莲是湖南的传统特色产品,尤其以湘潭产的 " 寸三莲 " 最著名。湘莲产业是湘潭县的传统产业、农业特色产业。2017 年,湘潭县湘莲种植面积 105520 亩,总产量 1.38 万吨,全县共拥有湘莲专业合作社 35 家,湘莲加工销售经营户 278 户,湘莲从业人员达 10 万人以上,拥有湘莲加工企业 47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7 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1 家、省级龙头企业 2 家、市级龙头企业 10 家,年产值达 50 亿元以上。
△油茶产业建设示范基地。
高产油茶种植全产业链发展
湘潭县还把油茶、楠竹作为两大特色林业产业重点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让特色农业 " 接二连三 ",最终融成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 " 金山银山 "。
" 待我们的产业园全部进入盛产期,比之前的低效林、老残林效益要翻七番,平均茶油年产量至少在 45 公斤 / 亩以上。" 湘潭县谭家山镇铜牌高产油茶特色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李达说。这两年来,他们正以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为契机,对 3400 亩高产油茶种植基地进行标准化示范性建设,生产效益大大提高。
李达说,铜牌高产油茶特色产业园是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以谭家山镇铜牌村为核心,覆盖谭家山镇铜牌村、月塘村,射埠镇柴塘村、峡山村等区域。通过 " 公司 + 基地 + 农户 " 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高产油茶 3000 多亩,种植户均增加纯收入 14000 多元,形成了以高产油茶种植产业化为特色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 " 全域旅游 " 方针引领下,湘潭县依托晓霞山、昌山、隐山、金霞山、乌石峰等森林景观,大力实施林相改造。全力推进齐白石森林公园、隐山自然保护区、乌石峰景区融入旅游强县战略," 顶峰之旅 "" 花石荷花节 " 等乡村生态旅游活动深受欢迎。同时,在重点村打造 " 一村一树 " 等特色乡村旅游景观,将林业基地由产区变景区,森林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2017 年,全县林业总产值增长 5.22 亿元,增长率达 15.1%。
湖南行动
过去五年农民合作社发展到 7.3 万家
湖南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业农村三个 " 百千万 " 工程,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过去 5 年,湖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粮食年产稳定在 600 亿斤左右,优质稻产量占水稻产量比重达 68%,油茶、楠竹等林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 20%。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73%。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亩均产达 1149 公斤,刷新世界纪录。培育了安化黑茶、宁乡花猪、黔阳冰糖橙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国有林场等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 " 三项补贴 " 改革、" 两权 " 抵押贷款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为动能培育创造了条件。农业新业态加快成长,县级电商服务运营中心覆盖率达 86%,农民合作社发展到 7.3 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5.6 万家,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5 万亿元。
过去 5 年,湖南农机实力不断壮大。至去年底,全省农机合作社发展到 4545 家,带动大量小农户 " 抱团 " 致富;水稻生产突破机插秧瓶颈,推广植保飞机近 2000 架、烘干机 8500 余台,水稻、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 73%、56%。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机工作会议上,省农机局明确提出,2018 年,全省继续提升平湖区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同时,着力拉长山丘区经济作物机械化的短板,推广山丘区轻简化适用机具,着力打造菜园、果园、茶园、药园、油茶园等多类机械化作业示范园;继续实施农机 " 千社 " 工程,年内扶持建设 800 家以上现代农机合作社,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实施购机补贴政策,推进农机 " 三减量行动 "。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各地农机积极落实 " 三参与 ":参与田土整理,参与沟渠山塘清淤疏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潇湘晨报记者杨杰妮 通讯员陈明王华
Copyright © 2002-2025 湖南百里醇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湘潭县谭家山镇循环经济园区 备案号:湘ICP备2024095665号 【企业营业执照公示】